選擇試驗箱容積,遠非簡單測量產品尺寸然后“選個大一點的"那么簡單。它需要考慮氣流組織、溫度均勻性、測試精度等多重因素。
根據行業標準,當被測產品放入試驗箱后,為保證測試條件的準確性,必須遵循以下核心原則:產品體積不得超過試驗箱有效工作空間的20%-35%(推薦選用20%)。對于測試中會發熱的產品,推薦比例不超過10%。
1.體積比例規則
產品體積(W×D×H)與試驗箱有效工作空間的比例應合理。以1立方米正方體箱子為例,滿足體積比在1:0.207到1:0.354之間,才能確保氣流場風速符合標準要求。
2.迎風面積規則
被測產品的迎風斷面積與該斷面上試驗箱工作室總面積之比不應大于35%-50%(推薦選用35%)。這直接影響到試驗箱內的氣流流速和熱交換效率。
3.距離箱壁規則
被測產品外廓表面距試驗箱壁的距離至少應保持100-150mm(推薦150mm)。此區域可視為試驗箱的“不可利用空間",因為箱壁附近氣流的溫度與流場中心溫度可能相差2-3℃,在高低溫極限情況下,溫差可能達到5℃。
4.氣流場均勻性要求
在空載狀態下,試驗箱內的平均風速通常為0.6-0.8m/s。當放入產品后,會擠占流暢的通道,導致通道變窄、氣流流速增加。研究表明,流場中迎風面與背風面的溫差可達到3-8℃,嚴重時可達10℃以上。遵循容積選擇規則可以確保流速增加控制在合理范圍(50%-100%),使平均最高風速維持在1-1.7m/s,符合標準規定。
5.溫度均勻性保證
試驗箱工作腔內的環境參數精度指標都是在空載狀態下檢測的結果。放入產品后,會對環境參數均勻性產生影響。根據熱傳導原理,只有保證適當的產品與箱體空間比例,才能確保被測產品周圍環境參數的均勻性。